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 > 政府信息政府信息
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创新生态先行先试区 信息来源: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7-01-13

创新看专利。

在2016年前11个月,高新区(滨江)共申请专利12696件,同比增长37.7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5186件,同比增长87.9%,专利申请总量和增幅均列杭州第一。

数据背后,是高新区(滨江)在这几年先后担纲建设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首批国家专利产业发展实验区、首批国家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和浙江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成为浙江创新创业中最生动的地方实践案例。

九成以上专利在企业

近日,“滨江发布”推送消息称,高新区(滨江)有10项专利项目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数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省第一——获奖数占浙江的30.3%,占杭州的76.9%。

在包括华三通信、鸿雁电器、苏泊尔、宇视科技、中控技术、吉利控股在内的10家获奖企业大名单中,其中有9家为市级以上专利示范试点企业,6家企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专利内容涉及电学、通信、机械等技术领域。

企业成为专利研发主角,在高新区(滨江)已成常态。来自当地新近召开的党代会消息称,“五年来,全区R&D(指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始终保持13%以上,专利申请总量突破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0件,95%专利在企业。”

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副局长史琼表示,滨江有很多企业具有内在的研发基因,比如,在智能视频行业,讲夸张一点,有些企业宁可不吃饭,也要搞研发,这也是滨江创新有活力、专利拥有量全省最多的原因。

“店小二”的海外服务

在刚过去的2016年,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创新“店小二”精神,把对企业的专利服务布局到了海外。

滨江籍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市场,难免会遇到专利壁垒,甚至掉入“陷阱”。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此前表示,海康威视在海外也遇到过专业壁垒。他们在美国因为专利打过官司,多数赢了,有的是和解。但总体来说,现在手上的上千项专利,为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很好的前景。

怎么让自己的企业走出去后少“碰壁”?去年,高新区(滨江)科技局特意邀请了汤森路透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机构——这家机构在科技信息领域有着德温特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数据库,以及专利数据挖掘和分析团队,请他们对智能视频技术相关的全球专利进行了系统分析。

史琼称,我们给出一个智能视频行业的全球专利清单,这就好像给出了一张导航图,可以告知本地企业分布在智能视频领域的全球专利情况,同时也可以给本地企业在研发方向上提供一个国际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汤森路透出具的报告中,其对高新区(滨江)自主知识产权逐日增多的视频产业也非常看好,“考虑到中国在视频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研究中日益增长的学术力量,对杭州高新区(滨江)而言,其在该领域的创新潜力变得非常可观。”

担纲多项专利改革重任

高新区(滨江)在专利改革方面多有探索精神,2015年11月,浙江地区首支“专利基金”在当地设立,基金规模超过2亿元。据发起人介绍称,“我们会设立专利储备池授权网,让中小企业得到很多专利授权,避免在市场化竞争中发生侵权,帮助企业在未来行业发展格局中获取主导权。”

而在这些细微动作背后,是高新区(滨江)在更高层面担纲多项专项改革重任——建设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首批国家专利产业发展实验区、首批国家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和浙江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

这些大改革措施的背后,是高新区(滨江)已经连续两年申请专利总量和增幅位居杭州第一。由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出具的报告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杭州高新区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健全和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体系,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创新生态先行先试区。”

这种目标同样在未来五年被具体量化。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詹敏表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继续保持13%左右,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快速集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大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到2021年,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达800家,企业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0万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400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