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 > 政府信息政府信息
关于杭州市建设智慧城市的若干建议 信息来源: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3-10-30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将整个城市的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整合为一体。这个概念由IBM等国际公司率先提出,而后国内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巨头也纷纷跟进,经过2011年的推广,而今在国内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态。

杭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强调大力推进智慧杭州的建设。通过对国外比较成功的“数字东京”以及国内兴起的“智慧宁波”等案例的调研和研究,以及对多个提供所谓智慧城市方案的公司进行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就“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我们必须很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政府信息化主要采购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大量国内外企业都希望通过某个新概念的提出,“忽悠”政府进行新的大规模采购。

所有国外智慧城市的案例,无论是东京,还是芝加哥、伦敦等大城市,仅仅完成了在无线城市、智能交通、电子政府、信息公开、智能监控等领域的布局,而这些布局,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也已经颇具规模。目前来看,杭州市走在前列,所以注重现有资源的集成整合,同新的采购一样有价值。

同时,我们还需要深刻地认识到,通过2000年开始的政府信息化变革,从杭州市政府内部的办公系统,到各个机关部门的办事流程,再到全部机构的政府门户等,都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但是真正实现办事、审批流程信息化、电子化的,还是少之又少,除了财政,税务等行业性工具,真正的内部办公室系统,还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而智慧城市,对于城市管理者的要求,远高于原有的信息化系统,而原有的信息化系统,本身就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理解,“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建设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逐步实施、逐步推进的过程。

政府持续投入,辅以社会多元投资

对于智慧城市,我们必须看到,除了政府的持续和稳定投入,同时也应该考虑鼓励社会资金,多元化的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

从北京奥运会开始,“无线北京”成为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起点。我们可以发现,移动、联通、电信等几大运营商,都对无线北京项目进行大规模投入。杭州市政府也于20123月和7月,分别与浙江移动和浙江联通签署了“智慧杭州”的合作协议。同样,我市可以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楼宇、智慧旅游等更多的领域,开放引入社会资源和能量,“借力”来建设智慧杭州。我们建议,杭州市政府每年的信息化投入,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优先,且必须保证每年在一亿元以上的持续和稳定的投入;同时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的管理方法,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标准,然后统一标准,加强标准管理,允许社会企业在这个标准情况下投入和建设,同时为企业投资提供相应配套。

管理和运营双管齐下

智慧城市不仅是管理城市,同时也是运营城市。所以,需要进行模式创新,改变原有建设模式,使得管理和运营双管齐下。对于任何提供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厂商,必须要求其根据建设方案进行运营,任何“只想建设,不想运营;只想卖设备,不想做服务”的方案,都不可能真正有实际效果。

而在引入社会投资的情况下,运营是社会投入进行有效回报的方式,通过企业的运营,不仅能使智慧城市真正的被应用起来,还能通过不断的产出,实现真正的自我造血,才可能在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不断进行新的投入。

加强信息化部门团队建设,探索信息部门的协调统一

长期的智慧城市运营,需要稳定而专业的团队,且不同部门智慧城市管理的协调统一对于项目的推动和运营,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政府层面看,由于各个职能部门,都有专业的信息中心和信息人才,且由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都是有优势的大企业,加强政府自身信息部门的团队建设,辅以专业的厂商技术支持,就单个领域而言,足够支撑智慧城市运营。

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可以探索各政府职能机构信息化部门的协调统一,同时加强信息部门的职能性和权威性。以自身建设,应对智慧城市带来的新变革。

智慧城市对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能指望光投入,或者急功近利的建设,一口吃成个胖子。需要通过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美好。

 


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